首页 > 各地宗祠
导航菜单

18912086888

Mob:
18263949788
Add:
中国·山东

观音菩萨庄妙善

点击:发布日期:2025/8/12

    观音菩萨被称为“庄妙善”。相传她是妙庄王的三女儿妙善,因修行得道而成为观音菩萨。

    根据中国民间传说和佛教文献记载,观音菩萨(梵文Avalokiteśvara)在中国化的过程中衍生出“庄妙善”这一名称。传说妙善是古代西域兴林国妙庄王的三女儿,因拒绝婚姻、坚持修行,最终得道成为观音菩萨。‌‌‌‌
    妙善为妙庄王幼女,因不愿遵从父命婚配,选择出家修行,历经磨难(如被其父囚禁、她出家的白雀寺被放火焚烧等)但她仍不改其志。‌‌为挽救父王恶疾,她剜目断臂,矢志不渝。她的孝心终于感动天地,最终功德圆满,化作千手千眼观音菩萨。‌‌‌‌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一个世界里,有一个名为“妙庄”的国度,这个国家的国王名叫妙庄王,据说这位国王是一位英勇而睿智的君主,但他的内心却有着一个深深的遗憾 —— 他膝下无子,只有三个女儿,长女妙音、次女妙缘和小女儿妙善。
    妙善自幼便与众不同,她生性善良,心怀慈悲,对世间的万物都充满了关爱之情。当她看到受伤的小动物时,总会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抱回宫中悉心照料,直到它们恢复健康后再放回大自然。她的眼神中也总是闪烁着温柔的光芒,仿佛那是来自上天的恩赐。
    随着年龄的增长,妙善对于佛法的向往愈发强烈。她常常一个人静静地坐在花园中的角落里,阅读着那些从远方传来的佛经。她的心中渐渐萌生出一个坚定的信念:她要追寻佛法的真谛,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那些受苦受难的人们。
    但是妙庄王却对妙善的这种行为感到了十分不满,在他看来,作为一个公主,妙善应该学习宫廷礼仪,将来嫁给一位门当户对的贵族,为国家的繁荣做出贡献。于是,他多次试图劝说妙善放弃对佛法的追求,但妙善却始终不为所动。
    有一天,妙庄王决定为三个女儿举行一场盛大的宴会。宴会上,妙庄王看着自己美丽的女儿们,心中充满了骄傲。他笑着对她们说:“我的女儿们,你们都已经长大成人了。现在我想为你们挑选一位如意郎君,让你们过上幸福的生活。”
    妙音和妙缘听了父亲的话,都羞涩地低下了头。她们心中虽然也有着自己的想法,但却不敢违背父亲的意愿。而妙善却毫不犹豫地站了起来,她坚定地对妙庄王说:“父亲,我不想嫁人。我只想追寻佛法的道路,为众生谋福祉。”
    妙庄王听了妙善的话,顿时大怒。他厉声说道:“你身为公主,怎么能有如此荒谬的想法?我命令你立刻改变主意,否则我将对你进行严厉的惩罚。”

妙善并没有被父亲的愤怒所吓倒,她依然坚定地说:“父亲,我心意已决,我也愿意为了这个信念而付出一切。”

    妙善喜欢修行,曾出家在白雀庵为尼,因妙庄王逼迫其还俗,而火烧白雀庵,致使数百名尼姑身亡,妙善于是乘白虎远走苍岩山修行。后因父王得怪病--人面疮,需用亲生女儿的手和眼作药引子,三皇姑便舍出自己的手和眼为父王治病。妙庄王病愈后想把三皇姑封为全手全眼菩萨,为其建造庙宇,更塑金身,由于过分激动,竞说成“千手千眼”。妙庄王本是天神下界,真龙天子都是“金口玉言”,一句“千手千眼”,传达圣旨给修筑者,于是建造庙宇时就给三皇姑的金身多出许多手眼,手里又长眼,即为如今的“千手千眼”菩萨。

    庵院香火旺盛特别是农历四月初四、九月二十五的两个庙会,香客遍及河北、山西、河南等省,会期长达15天左右。


‌   唐代有关文献记载‌有初唐律师道宣 曾从天神处得知观音为“妙庄王三女妙善”的传说。‌‌

    在河南宝丰县等地民间,至今也保留与庄妙善相关的遗迹,反映了传说在地方文化中的深远影响。‌‌


    平顶山香山寺全称香山普门禅寺,始建于东汉光和四年(公元181年),观世音菩萨在这里诞生、出家、成道,这里是观音第一道场,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文化传承。宋代香山大悲菩萨碑传(蔡京碑),被列入国家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香山大悲菩萨传碑》亦称“蔡京碑”,立于香山寺大悲观音大士塔底券洞内,它也有“三绝碑”的美名,
碑上的刻字是由唐代高僧道宣口授、汝州知州蒋之奇北宋元符二年(1099)润色成文。该碑开篇有“通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弋阳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食实封三百户蒋之奇撰。”的字样。
   北宋重臣兼书法家蔡京元符三年(1100)书丹。碑身的第三行内容为“翰林学士承旨、中大夫、知制诰兼侍读、修国史、上柱国、食邑一千二百户、食实封二百户蔡京书。”
   据有关资料记载,现在的《香山大悲菩萨传碑》已经不是北宋时期的原物,是元代至大元年(1308)七月,香山寺住持僧福满重新拓片翻刻。我们现在看到的蔡京楷书是元代经过翻刻后的面貌,该碑历经战火动乱,碑体碑文额及碑文上部的字迹损伤,其余部分尚完好。
   该碑高2.23米,宽1.46米,与一般碑相比又宽又高,碑文拓片要用两张纸宽才能拓全,存世拓片多有缺失不完整。碑文50行,满行91字,共计4280字,碑文内容讲述楚庄王之女妙善铁心向佛、苦修佛缘、舍身救父、最终涅槃道化千手观音的故事。
   蔡京北宋宰相、书法家,先后四次任宰相,既是切齿痛恨的大贪官,又是书法艺术高超的杰出人才,蔡京书法有“严而不拘,逸而不外,笔法姿媚”的翰墨风采。作为“奸臣”的代表,恶其人而废其书,所以蔡京的传世书法不多。这通蔡京碑尤显珍贵,碑文的书法价值也不可估量。

   蔡京碑是迄今发现最早记载观音证道成佛的历史文献,佐证了平顶山香山寺为汉化观音文化发祥地,对研究我国佛教史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庄家乃大才大善之脉也!



  • 手机网站

  • 扫一扫微信聊

中国庄子文化网

地址:山东·济南

备案号:鲁ICP备2022025398号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51号 临沂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