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导航菜单

Mob:
18263949788
Add:
中国·山东·济南

​日照岚山黄墩镇(上双疃)“闹春牛” 非遗文化节盛大开幕

点击:发布日期:2025/4/21
“二月二,龙抬头,春牛开犁庆丰收!”3 月 1 日,正值农历二月初二,日照市岚山区黄墩镇双疃村一片欢腾,锣鼓喧天,热闹非凡。只见头戴红花的耕牛整齐排列,随着一声清脆的开赛令,耕牛奋力向前,拉动犁铧翻耕土地,一年一度的 “闹春牛” 民俗活动就此拉开帷幕。与此同时,黄墩镇第十四届非遗民俗文化节暨乡村振兴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也盛大开启,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与,活动将持续至 3 月 2 日。
传承 600 余年,省级非遗 “闹春牛” 焕发新活力
在黄墩镇,“闹春牛” 是每年必不可少的迎春习俗。每逢农历二月初二,相关民俗活动便有序开展,农民们会让牛在田间走上一圈,试犁耕地,以此迎接春天的到来,仪式感十足。据记载,“闹春牛” 的传统至少可追溯到明朝初年,至今已延续 600 余年,黄墩镇也是目前山东省唯一保留这一民间习俗的乡镇。尽管随着机械化的普及,牛已不再是农民主要的农耕工具,村里养牛的人也越来越少,但 “春牛” 依旧深深扎根于农耕文化的脉络之中,承载着村民们对新一年丰收的美好期许。
活动现场,参赛的耕牛都被主人精心装扮,披红挂彩,显得格外精神。随着开赛令响起,头戴红花、身挂号码牌的耕牛迈着矫健的步伐踏入春田,经验丰富的 “老把式” 农户们牵牛在前,扶犁在后,不紧不慢地把控着节奏与方向,生动重现了明代以来 “春牛试犁” 的农耕场景。耕牛过处,土地迅速被翻整一新,泥土的芬芳、观众的欢声笑语、比赛的喝彩声以及铿锵的锣鼓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热闹非凡的早春画卷。为了增添活动的趣味性与创新性,今年特别增设了 “最佳耕牛风采奖”,由现场观众投票选出装饰最具创意的耕牛。
民俗表演、非遗展示精彩纷呈,吸引游客超万人
活动现场,民俗表演接连不断,将现场气氛一次次推向高潮。舞龙舞狮、花轿、花鼓、古筝演奏、群舞等精彩节目轮番上演,令人目不暇接。民俗与非遗文化展示区同样人气爆棚,皮影戏、柳编草编、农民画等非遗项目琳琅满目,来自全市的非遗传承人齐聚一堂,现场展示非遗制作技艺,与游客近距离互动交流。民俗手作市集上,黄墩板栗仁、蜜薯干等特色农产品吸引了大批游客驻足选购。此外,美食文化嘉年华、民俗摄影大赛及文艺表演等活动也有序开展,小错鸡、炸果子、羊肉汤等特色美食让游客大饱口福,带来了别样的春日体验。
据了解,本次活动为期两天,期间还开展了 “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和优秀志愿者表彰”、美食文化体验、“吕剧进乡村”、亲子采摘等活动。活动充分挖掘乡村文化内涵,打造乡村旅游消费新场景,推动非遗产品、展演进乡村,依托农耕文化、乡土文化,打造乡村旅游沉浸式体验,极大地丰富了乡村旅游消费的内涵与吸引力。据统计,活动当日接待游客超 10000 人次,直接消费收入达 20 万元。这场延续了六百年的春耕仪式,如今已成为连接城乡的重要纽带,古老习俗正悄然改变着黄墩人的生活。
9 个乡村振兴项目集中签约,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活动现场,岚山区政府与省联社日照审计中心签订了《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同时,9 个乡村振兴项目进行了集中签约,签约项目涵盖 “黄墩粮囤” 地理标志、区域公用品牌、包装设计推广项目,中草药基地项目,蜜薯种植深加工项目等 9 组重点项目,领域涉及绿色农业、文旅综合体、种植加工等多个方面,为乡村振兴搭建起更广阔的合作平台和产业共创机遇。此外,现场还为黄墩镇南陈家沟村、秦滩井村、大辛庄村等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授牌,为多位农村致富带头人授牌。岚山农商银行也为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农村致富带头人代表郑重颁发 “富民产业贷” 贷款授信牌。
日照盛牧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宋百灵表示:“通过这次签约,项目规模能够扩大 3 倍,能够增加农民的额外收入,提供更多的岗位,更好地服务农村。” 省农信联社日照审计中心党委书记张兆虎介绍,2025 年,全市农商银行将向乡村振兴重点领域,新增投放不低于 60 亿元的信贷资金,让金融活水真正流向田间地头,让 “土特产” 有底气、“新农人” 有舞台,共同谱写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绚丽篇章。
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副主任李光辉表示,本次活动不仅展现了日照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而且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希望借由这样的民俗活动,唤醒人们对传统农耕文化的记忆,同时也为乡村振兴提供新的契机。
值得一提的是,黄墩镇上双疃村是山东大店庄氏一支,庄姓人口千余人,在当地涌现出众多优秀的商企老板。在此次闹春牛活动中,日照环宇包装的董事长庄绪敏慷慨捐助活动经费两万元,发挥了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据悉,每年的闹春牛活动庄绪敏都是身先士卒、慷慨解囊,为活动的圆满成功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月二,龙抬头”不仅是农耕文化的象征,更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黄墩镇通过非遗民俗节庆,既传承了600年的文化根脉,也谱写了新时代的乡村发展篇章。未来,此类活动或将成为文旅融合的典范,持续为地方经济与文化注入活力。



图文:庄建伟



  • 手机网站

  • 扫一扫微信聊

山东庄严文化网

地址:山东·济南

电话:18263949788

备案号:鲁ICP备2022025398号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51号 临沂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