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庄子注解
导航菜单

18912086888

Mob:
18263949788
Add:
中国·山东

泗水闲人· 在天地间做一个逍遥的行旅者 ——读庄勇《庄子十八观》之“人生观”

点击:发布日期:2025/8/27






■泗水闲人

读完此“观”,庄子的身影仿佛还在眼前——他披着蓑衣,戴着斗笠,手持葫芦鱼竿,在天地间自在行走。他把人生看作一场旅程,不追求世俗的功名利禄,只愿心无旁骛地融入自然,在观察与体验中洞明大道。这种独特的人生观,像一束光,照亮了被现实束缚的我,并随之茅塞顿开。

首先,无用之用,何尝不是生命的另一种可能。庄子笔下的栎树,因“无用”而免于被砍伐,得以自由生长。这让我想起现代社会对“有用”的执着:孩子要上有用的补习班,大人要做有用的工作,连兴趣爱好都要能带来实际收益。但庄子却告诉我们,“世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就像公园里的一棵古树,它不能用来建房,不能做成家具,看似“无用”,却承载着城市的记忆,为人们提供了一片阴凉,这难道不是另一种“大用”吗?

我曾认识一位退休的老教师,他一辈子没当过大官,没发过大财,只是默默地教书育人。退休后,他每天在小区里侍弄花草,给孩子们讲故事。在别人看来,他的生活平淡无奇,甚至有些“无用”。但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一种从容和满足——他没有被“有用”的枷锁束缚,而是在看似“无用”的生活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价值。

其次,放下执念,才能遇见真正的自由。“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这句话道破了庄子对人生的通透。当泉水干涸,鱼儿被困在陆地上,相互用湿气湿润对方,用唾沫相互沾湿,虽然温情,却也是无奈的挣扎。而庄子认为,真正的自由,是回到江湖,两两相忘。这让我想到,我们常常被执念困住:放不下过去的恩怨,忘不掉曾经的得失,执着于未来的成败。就像背着沉重的包袱前行,怎么能轻松自在?

疫情期间,我在南通的一位朋友的公司倒闭了。那段时间,他整天唉声叹气,觉得人生完了。后来,我给他讲述庄子的故事,他开始反思自己:为什么一定要执着于“成功”的定义?于是,他放下了过去的辉煌,重新拾起了年轻时的爱好——画画也装裱。现在,他开了一家小小的画室,虽然赚的钱不多,但脸上却总是挂着笑容。他说:“放下执念,才发现原来生活可以这么轻松。”

再次,顺应自然,是对生命最大的尊重。“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庄子用这句话告诉我们,万物皆有其本性,不可违背自然规律。就像海鸟的故事,鲁侯把海鸟迎进太庙,供上美酒佳肴,演奏歌舞礼乐,结果海鸟惊恐万状,不吃不喝而死。这让我想到,我们常常以“爱”的名义,做着违背自然的事情:给孩子规划人生道路,强迫他们按照我们的意愿生活;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过度开发自然资源……

我家小区里有一位老人,他养了几只鸟。别人养鸟,都把鸟关在漂亮的笼子里,而他却把鸟笼放在阳台上,每天打开笼门,让鸟儿自由飞翔。他说:“鸟儿属于天空,关在笼子里,就算喂得再好,也失去了它们的本性。”这种对自然的尊重,不正是庄子所倡导的吗?

第四、在观察中感悟,在体验中成长。庄子善于从自然万物中感悟人生哲理:从狗“不以善吠为良”,懂得不能以言取人;从“庖丁解牛”,明白要顺应规律;从马的故事,批判当权者的“善治”带来的伤害。这让我想到,我们每天行色匆匆,却很少停下来观察身边的事物。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哲理:一棵破土而出的小草,告诉我们生命的顽强;一只衔泥筑巢的燕子,展现着勤劳的美好;一场春雨,滋润着万物,也洗涤着我们的心灵。

有一次,我看到一只蚂蚁在搬运食物,它一次次被障碍物挡住,却又一次次绕道前行。看着它执着的样子,我忽然明白:人生不也如此吗?遇到困难,不必沮丧,换个角度,也许就能找到出路。

庄子的人生观,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了自己被世俗观念束缚的样子。他告诉我们,人生不是一场赛跑,而是一场旅行;不是追求别人眼中的“成功”,而是找到自己内心的逍遥。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不妨放慢脚步,像庄子一样,做一个天地间的逍遥行旅者——观天地之美,悟自然之道,在“无用”中发现“大用”,在放下中遇见自由,在顺应中感受生命的本真。这,或许就是庄子留给我们最宝贵的人生智慧。 

最后,调寄《西江月》为此“观”作结: 

俗世贪求有用,樗材却享年丰。相濡休溺浊波中,执念终成幻梦。

莫较凫姿短劲,且随本性从容。观云悟道小桥东,心向逍遥谁共?


  • 手机网站

  • 扫一扫微信聊

中国庄子文化网

地址:山东·济南

备案号:鲁ICP备2022025398号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51号 临沂网站建设